平昌廉政网——一个反贪侦查员的“截面史”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一个反贪侦查员的“截面史”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丁燕鹏今年45岁,却有23年的反贪工作经历。

          2003年的12月到2005年的1月,只是这23年中的一年,尽管在这一年当中,丁燕鹏将他人的人生彻底地改变了方向,但对于他本人,这一年和其他的日子没有什么大的分别。

          我希望拿它来做一个标本,试图还原一个侦查员工作中的细节,那些被他自己叙述得风平浪静,在我们看来却惊心动魄的细节。以表达对一个优秀的检察官默默付出所应有的尊重和敬意。

          北京市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丁燕鹏

          二○○七年荣获“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优秀侦查员”称号

          2003年12月6日

          丁燕鹏在这一天,受命参加厉建中案的初查。丁燕鹏所在的北京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处,专门负责查办中央国家机关副局级以上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

          厉建中之前为航天部一院院长,副部级,因涉嫌经济问题被党纪调查。在调查中厉建中态度强硬,拒不配合。

          好几次受命接手重要案件,丁燕鹏面临的对手,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社会经验丰富、智商高、权力大,他的应对之道是,首先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他一定会把所有的相关背景资料摸透,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想透。在他看来,唯如此,才能在面对对手的时候,形成全面了解对手的心理优势。他接手国家进出口银行转贷部二处原处长朴明奇涉嫌受贿案时,就曾经在审讯之前专程到重庆调查,在西南12月的阴雨里待了整整10天,尽管那种又潮又冷的天气让这个不习惯的北京人一半时间都在感冒的困扰之中,但充足细致的调查,足以让他后来在与朴的对峙中,让朴的防线溃不成军。

          接到厉案,丁燕鹏首先是阅卷。从这天上午不到9点开始,在办案驻地,丁燕鹏闭门不出,当他分析完手上的材料,做完阅卷笔记,18个小时过去了,时针已指向凌晨4点。这期间,只是在陷入思考的时候,他才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走。丁燕鹏习惯用两张大纸做笔记,两页纸铺开在桌上,在左边的纸上逐条记下重要线索,右边记下疑点和问题。必要的话,还要做些图表,以理清思路。

          夜里,丁燕鹏思维之冷静,如窗外寂静深邃的寒冬,有烟相伴,没有丝毫疲倦,思维反而更为警醒活跃了。

          2003年12月7日

          在一夜的充分思考之后,丁燕鹏从繁杂的材料中筛选出一条之前并没引起太多注意的线索:航天一院曾从账上转出4000万元到海南一公司的账户上,而该公司与之并没有业务联系,一年之后,这笔神秘的款项又回到航天一院的账上。

          丁燕鹏敏感地察觉到,这4000万可能就是突破本案的关键。他于是决定把调查方向放在这4000万的来龙去脉之上。

          2003年12月8日

          丁燕鹏带队前往海南。

          三天的调查终于揭开了4000万之谜——这笔钱汇入了海南银事达公司,收购了海南航运总公司所持有的“琼南洋”公司的股权,而重组后的琼南洋公司的董事长,恰恰就是厉建中。

          这一事实,使厉建中挪用公款的嫌疑被锁定了。同时那个叫做银事达的公司以及其所有者潘宝顺,都出现在办案组的侦查视野之中。潘宝顺由于与歌星谢雨欣的关系,案发后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是后话。

          但潘宝顺这个关键人物在哪里?跑了。

          2003年12月26日

          办案组正式成立。同时,丁燕鹏被确定为办案组负责人。

          2004年4月6日

          每天工作在18个小时以上,在强度高而且有些单调的工作中,时间似乎过得格外快些。在丁燕鹏家人看来,他除了在北京时定期将脏衣服用一个箱子拖回家,又将干净衣服换回去,就是不停地出差,两个月跑了3万公里。当这一天拖着一箱子脏衣服回到北京时,丁燕鹏才猛然发现,春已经很深了,北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由枯黄变成嫩绿。但是春天带来的未必是喜悦,相反是焦虑——106天,潘宝顺的抓捕工作毫无进展,由于潘宝顺在案件当中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现状,让厉建中案陷入胶着状态。

          丁燕鹏意识到,单纯依靠公安机关抓捕潘宝顺是不够的,应该发挥办案组熟悉案情的优势,借助公安的力量,发挥自身的作用。

          思路确定之后,办案组调整方向:全力追捕潘宝顺!

          2004年4月28日

          20天之后,办案组终于在哈尔滨获得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潘宝顺原来可能姓沈,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负案在逃。但其家人早已迁出哈尔滨,据传已迁至珠海。同时,办案人员在北京抓获了一个潘宝顺曾经的手下,通过审讯得知,潘留给他的最后一个手机号是在珠海注册的——两条线索交叉在珠海。

          丁燕鹏提议,前往珠海。

          2004年4月29日

          丁燕鹏带着三名办案人员迅速飞往珠海。

          潘宝顺是个非常有反侦查意识的人,他在逃跑之后,不坐飞机,不使用信用卡,先后使用过11张身份证,绝对不与按常情最应该联系的人联系。他也许根本就想不到,在这种滴水不漏的情况下,丁燕鹏他们可能通过那么细微的点滴查到他的蛛丝马迹。

          丁燕鹏恰恰善于从小处办出大案。当初他还在延庆县检察院反贪局工作的时候,曾经从只有50个字的举报信入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查出龙庆峡管理处原主任涉嫌贪污、私藏爆炸物的大案。凭着查办该案的出色成果,丁燕鹏开始崭露头角,次年,也就是199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优秀侦查员”。

          17年之后,丁燕鹏已经荣立过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并在2007年再次被评为“北京市检察机关十佳优秀侦查员”。在同事们看来,丁燕鹏长于预审。好几次别人“拿”不下来的犯罪嫌疑人,到了丁燕鹏这里,都能让他开口。就像是钓鱼的好手,总是凭着感觉就能知道什么时候鱼快要上钩了,丁燕鹏甚至能判断对方还有多久能松口,一个小时,还是两三个小时。法定的12小时对办案的人来讲是宝贵的紧张的,但丁燕鹏有足够的耐心,他可以花上7个小时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人家听。因为他准备工作做得太细,他太了解对方了,太知道对方怕什么,担心什么,还有什么顾虑。他看见某个人神情淡定但两个胳膊都被自己挠出血印——他窥视出他内心是多么的虚弱不安,他既要让他说出来卸下心灵的包袱去接受法律的惩罚,又要尽最大可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对方从轻寻找出路。寻找出路,那不就成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目标么?他的出发点明摆着是真诚的,是为自己好,怎么能不配合呢?

          侦查中,突破口供固然重要,但丁燕鹏反对仅仅倚重口供。他曾经办理的中国农垦集团原副总经理张明俊涉嫌挪用公款240万元、贪污180万元案,就是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完全靠其他证据锁定的。优秀的侦查员应该同时从审讯和取证两方面突破案件。所以,23年来,交给丁燕鹏的线索,还没有不成案的。在与犯罪嫌疑人交锋中,还未有过失手的记录。

          言归正传,到达珠海之后,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之下,丁燕鹏他们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找到了潘宝顺在珠海的居住地,但是通过通讯技术调查,办案人员发现潘宝顺又逃到了宁夏。丁燕鹏当即决定留下一名办案人员协调公安机关布控,自己带着另外两名办案人员立即追往银川。

          此时,已经是五一长假将至。

          2004年4月30日

          节日期间不能休息,不能与家人团聚,这在丁燕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7年的中秋节,丁燕鹏就是因为在湖北宜昌办案,没能回北京。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身在异乡,多少有点落寞吧?但工作就是如此,丁燕鹏与家人都已经习惯。

          在银川两天的奔波,潘宝顺的租住地很快被找到,丁燕鹏带着当地配合办案的19名警察在楼下设伏。

          2004年5月2日

          下午3点48分,潘宝顺外出归来,被当场抓获。

          2004年5月3日

          丁燕鹏与同事将潘宝顺押解回京。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对丁燕鹏他们表示慰问与祝贺。

          之后的审讯初步查明,潘宝顺原名沈俊林,1985年在哈尔滨负案在逃,后改名潘宝顺,1996年至1997年伙同厉建中及航天一院结算中心原主任张玲英(正局级)将公款挪出后在珠海购置了大量土地。

          2004年5月9日

          丁燕鹏再次带队到珠海,将估价为1.4亿余元资产的赃款载体查封。

          2007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在纪念“首都反贪十年”活动中有一个数据说,十年中,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9亿多元,其中就包括丁燕鹏他们从珠海追回的这1.4个多亿。

          2004年9月25日

          潘宝顺落网后十分配合,交代了许多向厉建中、张玲英行贿的细节。但还有一个行贿人不好“拿下”。

          这是一名年近六十的老太太。丁燕鹏传她到市检察院进行讯问,她态度坚决,不交代任何细节。发现她有低血糖,丁燕鹏第二次再传她来时,便为她准备了果汁和巧克力。这一次的讯问仍然以一天的对立和僵持告终。丁燕鹏有点失望地送老太太出来。

          从反贪局位于地下的审讯室走到大门口,大约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让丁燕鹏想不到的是,事情在最后这短短几分钟之间发生了逆转。走着走着,老太太突然哭着说,没有谁像你这样关心我,除了老伴儿,从来没有谁提醒我要注意血糖,你还给我准备吃的。我对不住你……我孩子在国外,老伴儿有严重的哮喘,我要是进去了,他肯定会死的……

          丁燕鹏一边安慰她,一边详细告知一些从宽的法律政策。走到大门口,他说,“你先回家吧,老头儿在家没人做饭,你在地下室一天了,手机也没信号,估计他挺着急的。你的问题不着急交代,明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你再来吧。”

          第二天一早,老太太果然按时出现在检察院。带来了相关的所有的记账凭证,不仅主动交代了行贿细节,还配合办案人员去相关单位查账。

          看起来,丁燕鹏确实有一种让人信任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因何而生,大约也离不开这种体恤人之常情的柔软之心吧。有一次丁燕鹏查办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