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8年浙江省的反贪成果,索贿受贿689万余元的浙江省体育局规划财务处原副处长何炜“无意中”成为该年度浙江省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人。2009年春节,当人们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候,已在监狱服刑的何炜反复咀嚼着自己的昨天和今天—“都是贪心惹的祸”! (2月10日中新网)
在众多贪官腐败案中,包工头与贪官往往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腐败利益共同体,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互惠互利,“皆大欢喜”。然剖析何案,却让人大跌眼镜,包工头竟十分害怕何副处长,一接到何副处长的电话就“心惊肉跳”,以至于后来变得“神经衰弱”。
其实,明眼人都知,包工头并非真正地怕何副处长,怕的是他那颗贪焚无耻的心。“谁会嫌钱多呢?有白拿的谁不拿?”正是何炜有着一道无法填满的欲壑,无论多少金钱扔进去都不会得到满足,而包工头赚钱的利润空间毕竟有限,“猫翻缸子替狗忙活一场”,包工头怎能不“心惊肉跳”?
用“不安份”三字来概述何炜的人生历程应该说恰如其分。他原是一名高校教师,却嫌当老师没“钱途”,于是几次折腾跳槽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并顺利地当上了浙江省体育局分管基建的副处长,大权在握,一时成为许多人眼中呼风唤雨式的人物。而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本就有着强烈利益欲望的何学到了不少工程建筑领域中行受贿“潜规则”。因而,一旦权力在手,“不安份”的念头就如同决堤的洪水肆意泛滥。“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如火,不灭则燎原”。何炜就是如此。他跳槽的目的就是一个“钱”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何的人生信条。倘若说他收受的第一笔1万元赃款还假惺惺地“客气”了几句外,第二次则省掉了“客气”话,第三次收受5万元连“看都没看一眼,用手掂了掂就扔到了茶几上”。此后,凡有求于他的人,他都赤裸裸地“开价”,甚至厚颜无耻地或“借”或“索”,以致于与他利益连体的包工头都惧怕见他和接他电话了。
倘若说缺失监督是何走向堕落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何的自我毁灭,将权力当作了谋取私利的工具,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这就警示着我们的党员干部,当官特别是手中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更应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淡薄名利、甘于寂寞、守住清贫。只有思想上的坚守、灵魂上的清白,方能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
“都是贪心惹的祸”,这让人感喟的忏悔,对何炜来说尽管悔之晚矣,但对他人来说却是一击警钟,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