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抓捕行动的重要目标区域之一的玉石峪金矿
曾经的头面人物冯永强(圈内)在许多场合留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资料照片)
从一名原本在矿山打眼放炮的钻工,到淫威震慑晋、陕、豫三省交界地的矿山大老板;
从矿山争夺战中的“拼命三郎”,变身为地方公安局的座上宾;
从卖命协助警方破获特大案件的“打黑英雄”,到警方专案调查的涉枪涉黑疑犯;
手眼通天的“冯老三”,在侥幸躲过一场又一场打黑风暴后,于日前落入法网。
而在司法机关进行的后续深挖当中,一批涉案官员相继浮出水面。
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黑风暴正在金城潼关摧枯拉朽地展开。
首轮打击在3月:数以百计的特警深夜突然出现在潼关太要、桐峪等矿区,一些住所、宿舍被包围,纳入警方视线的有关人员受到特别控制。天亮以后,数十人被带走。
一个月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对外宣布,以冯永强(当地人称“冯老三”)为首的19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等罪被正式批捕。
现在,由省公安厅牵头的打黑专案组,正紧锣密鼓地追查隐藏在冯永强团伙背后的“保护伞”。新近进展是:包括潼关县公安局纪检书记熊金祥、潼关县公安局副局长田平利、黄金工业局局长李均平等在内的一批政府官员受到特别调查。
公安部批查涉黑案 专案组密查4个月
“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多警察上山来,手里都抱着‘机关枪’,事前却连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警方大规模抓捕行动过去两个多月之后,活跃在潼关矿山上的农民、矿工以及一些工头,在被记者问起这段经历时,仍然唏嘘不已。“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多警察上山来,手里都抱着‘机关枪’(估计应是微型冲锋枪),事前却连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许多人在事后猜测,警方把此次抓捕行动的重点放在了太要镇,而太要镇上的玉石峪金矿厂区很可能是警方布局抓捕的重要目标区域之一。5月26日中午,玉石峪金矿一位工作人员称,“冯老三”并非是他们矿上的领导,其与玉石峪矿只是合作关系。另一位工作人员说:“3月23日早晨,我来上班,矿上办公楼前密密麻麻站的都是警察,几个人被警察押着,都戴着头套。”
直至警方抓捕行动彻底结束后,矿山上的人通过相互打听后才知道:此次被抓走的,大多是冯永强的人。一位重庆籍矿工日前告诉记者,当晚抓捕中,他的一位表哥被带走了,后来查清与冯永强无关又放了回来,“凌晨4点多警察上的山,一直抓到天亮,装了好几车人,据说全部没有在潼关县停留,直接拉到渭南市去了,警察也都是省上和市上下来的”。
事实上,此次抓捕行动确实没有惊动潼关地方警力,这种“反常”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抓捕的重点目标冯永强在潼关警方有很牢实的关系网。
4月底,当矿山上的一些人还在热衷于猜测被抓人员到底有多少,因何事翻船时,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正式对外宣布:4月27日,渭南市检察机关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对潼关县冯永强等19名犯罪嫌疑人做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省人民检察院同时对案件侦查过程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检察机关即派员及时介入侦查,熟悉案情,固定证据,引导侦查。检察机关对初步查明的十余起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进行了全面审查,先后提出侦查建议三十余条。就该案是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围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多次与侦查机关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由于检察机关介入及时,提前熟悉案情,在公安机关报捕后,仅用3天时间,即审查完毕。”
记者近日获悉,事实上,从去年11月起,经公安部批示,陕西省公安厅、渭南市公安局即联合组成专案组对冯永强等人涉黑案件展开了调查。前期侦查结束后,2007年2月13日正式立案。之后,专案组又继续调查一个多月才实施抓捕,而抓捕之前长逾4个月的调查过程全部秘密进行。
从钻工到威震晋豫陕金矿区的“冯老三”
日积月累的流血事件,使“冯老三”这个名号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越过潼关金矿矿山,威震与潼关邻近的河南、山西金矿矿区。
冯永强,四川省万源市人,作为较早一批进入潼关淘金的冒险者,在他及他的一帮同伙被捕之
后,就很难从矿山上找到完全熟悉他发迹历史的那一代人。新生代矿山活动者,无论是矿工还是一些工头、老板,对这样一个人物比较多的描述大都只停留在无法考证的传说层面。
记者获得的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20岁出头的冯永强跟着一帮老乡来到潼关淘金。最初几年里,冯永强只是一名普通钻工,他负责用机器给矿山打眼,然后装进炸药炸开矿石,以此一点一点推进矿道掘进。
在当时的年代,潼关县金矿矿产资源开采尚处于混乱状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矿道掘进过程中,经常发生两家打通矿道强争资源事件。在这种近乎原始的资源争夺战中,许多人开始动刀动枪,本是一名矿工的冯永强做了急先锋,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拼命三郎”。
一位矿山经营者回忆,有一次,他与冯永强因为利益之争发生了小摩擦,他试图找到冯永强当面化解争端,但见面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跟咱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动不动就胡弄。算了,不跟他争了”。
在潼关金矿矿山乱世中,冯永强通过大大小小的资源争夺战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经济实力也日渐壮大,于是,他迅速放下手头的钻工工作,加紧组建起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劳务队。
来自检察机关的资料显示:从1998年以来,在潼关县玉石峪金矿、东桐峪、马家坡,西桐峪、马驹沟等矿区及周边地区,为抢占矿区资源和劳务市场,壮大经济实力,冯永强利用这支劳务队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闲散人员,疯狂从事强取豪夺、寻衅滋事、伤害他人等违法犯罪活动。
有了劳务队垫底的冯永强团伙,在此后为了更大经济利益升级资源争夺战时,开始肆无忌惮地使用炸药包、自制汽油弹、洋镐把等武器。
目前,检察机关查明,冯永强团伙在潼关及周边矿区实施犯罪活动10起,其中为掠夺矿产资源而使用武力组织寻衅滋事8起,致2人死亡,多人受伤;故意伤害他人3起,致伤3人。
另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正是这些日积月累起来的流血事件,使得“冯老三”这个名号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越过潼关金矿矿山,威震与潼关邻近的河南灵宝及山西的金矿矿区,直至他被捕。而即使在被捕之后,记者于近日在三地矿区走访时,发现虽然被访者中很少有人不知道“冯老三”,但说起“冯老三”时言语异常谨慎——在他们身边,“冯老三”余威尚在,以至于他们担心祸从口出,惹火烧身。
“冯老三”曾经的身份:警方的“线人”
1998年,震惊全国的“317”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发生后,警方主动到矿山找到冯永强,要求协助破案。冯永强曾对人说,为破获这起案件,他个人垫付进去了高达数万元的经费。
警方专案组在抓捕冯永强时,同样表现出高度谨慎的态度,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整个抓捕行动完全绕开了潼关地方警力。而有关警方这样一种特殊布置的解读,无论是潼关矿山矿工还是县城大街小巷的居民,其答案都惊人趋同——“冯老三”曾一直是潼关警方的重点照顾对象,在潼关警界甚至超出潼关范围的人脉都深不可测。
在潼关探访冯永强打通警界的轨迹,通常会获得两种说法。一种众所周知的公开说法是,冯永强曾经协助破获震惊全国的“317”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为潼关警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有关资料记述,1998年3月17日夜,以惯犯李正安、蔡明生为首的一伙四川、重庆籍歹徒携带三支猎枪及匕首等凶器,蒙面进入潼关县太要镇殴家城村史选民家。这伙歹徒用电线捆住了院内5名民工,将史妻张福玲手脚捆绑、封口,史选民赶回家时,李正安等人将他拖进卧室,枪刀并用打倒在地。当晚,歹徒从史家抢走500多元现金以及其他财物,史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惨案震惊省内外。
案发后,潼关县公安局顶着巨大舆论压力,由时任副局长的谢玉柱、纪检书记熊金祥率队介入案件侦查。从记述资料来看,公安局介入案件侦查初期,除了个别歹徒身高、相貌、发型等信息外,并未掌握破案关键信息,这种情况下,警方主动在太要镇矿山找到了身为四川籍且关系网络较深的冯永强,要求协助破案。
据冯永强后来对外界公开的说法,他接到警方指令后,很快从身边一些老乡口中获知了杀人劫匪的信息,然后通过中间人,以买枪为借口与杀人劫匪建立联系,几天后,冯永强与劫匪接上头,这为此后潼关警方顺藤摸瓜实施抓捕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冯永强并未就此罢手,之后他继续打入劫匪团伙内部,直至将几名主要疑犯秘密送进警方的设伏圈,与此同时,他还奔波各地追踪其他逃犯。冯永强曾对人称,为破获这起案件,他个人白白垫付进去了高达数万元的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