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专访罗冬灵:用反腐倡廉先进文化占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阵地
【字体:
大 中 小 】 【编辑日期:2012/1/16】 【作者:巴中日报】【阅读:】
11月10日,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廉政准则》工作会议召开后,就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增强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巴中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罗冬灵。
罗冬灵说,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市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浓厚氛围。”的要求。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之一,《廉政准则》是廉政文化的具象化、法则化,加强《廉政准则》的学习宣传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罗冬灵说,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是巴中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去年以来,根据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安排部署,市委组织全市上下全面系统地对《廉政准则》进行了学习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反腐败斗争仍然呈现“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总体态势。从近期查办的一些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学习党纪法规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没有深刻领会、严格执行,所以在思想上逐渐移位,在工作上出现偏差,在行为上最终越轨。
罗冬灵说,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是关心、保护干部的具体需要。市、县(区)、乡(镇)换届已经结束,许多新同志进入领导干部行列,新班子、新征程、新任务需要大家加强学习,尽快进入状态,适应新的岗位,适应新的工作,并且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廉政准则》的学习宣传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罗冬灵说,学习宣传贯彻《廉政准则》是服务巴中“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保障需要。“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加快建设,决定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巴中的建设任务异常艰巨,意识形态的碰撞异常激烈,矛盾问题的冲突异常复杂,反腐倡廉的任务异常艰巨。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战略目标本身就含有“发展更要廉洁,提速不能越轨”的内在要求,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契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举措。
罗冬灵说,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既要“熟知”,更要“躬行”。以学促知,学以致行,就能知行合一,习惯成自然,就能将《廉政准则》的要求内化成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和意志。要通过纵深推进《廉政准则》的学习宣传,让反腐倡廉的清风吹遍巴中的山山水水,让反腐倡廉的先进文化占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阵地。
首先,领导干部要作学习的表率。不仅要自己带头学,学深学透、学全学精,还要把《廉政准则》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结合起来,采取立体的宣传教育形式,让《廉政准则》的内涵真正入脑入心、到底到边。
其次,领导干部要做遵守的表率。既要讲得对,更要做得好,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去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信念坚定,自己首先毫不动摇;要求别人清正廉洁,自己首先刚正不阿。自觉把《廉政准则》的要求转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在生活工作中带头遵守“8个禁止”、“52个不准”的规定。
第三,领导干部要做执行的表率。不仅自己学习遵守,更要通过制度的建设来推动《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以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重点,清理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有效管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体系建设,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实现文化自律和制度约束的内外结合;强化检查督导,实现组织推动和基层创新的上下联动;根据《廉政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总结,坚决治理查处,为巴中“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